第(2/3)页 不想要这个皇位? 这也就算了,为什么后面神迹夸赞李世民的时候,居然直接略过了自己,觉得唐太宗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? 大唐的开国皇帝明明是他李渊才对! 当年从晋阳起兵,一路打到长安的也是自己啊!—— 宋朝,开宝元年。 赵匡胤显然和李渊一样,也被神迹无意之言给伤到了。 什么叫做如宋朝那般?“孤终无路哭昭陵”每一个字、每一个词,狠狠地敲在了大帐里所有人的心中。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的大宋有多少压抑,而他当时混乱的朝廷上,这诗人又是被人如何的排挤,最后是多么的绝望,在昭陵痛苦后写下了这句诗。 其实,他赵匡胤本人并非瞧不起武将,毕竟他自己就是武将出身。 可就是因为自己是武将出身,所以他只是担心武将的权力太大,想要约束一番而已。 可谁知后世居然渐渐形成了崇尚文学,抑制武将的分气! 而最后的哭昭陵的传统虽然在唐朝较为盛行,这个传统也确实存在,但大唐距离他们大宋显然过去了这么多年,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? 他们大宋难道没有申冤的地方吗? 赵光义每年录取那么多的文人学子,朝廷上下那么多的文官,为什么还会出现只能去昭陵哭的事情。 可是再想想,既然诗中出现了无路二字,那不就只能去昭陵哭了吗? 可这位孤忠又为何会出现? 又为何会无路? 说到底还是朝廷自身的问题,无论如何,当朝皇帝的责任是必须要担的,而他身为祖宗,大宋的创始人自然也躲不掉。 好在已经历了宋太宗的事情,赵匡胤的心境也算有了很大的提高,没有多少的愤怒便冷静下来。 再度思索起了教育后人的方法。 —— 明朝,洪武十三年。 大殿里的众人纷纷唏嘘不已,对于唐太宗的晚年遭遇,他们毫无疑问是极其不忍和同情的。 然而,对于唐太宗如此大的影响力,又有谁能够说自己不羡慕呢? 即便时隔百年,也依旧存在于人民的心中。 朱元璋先行叹了口气,主动提起了神迹当中大明的末年:“也不知我大名日后,能有几人” 第(2/3)页